奋斗村果农的“甜蜜答卷”
9月4日清晨,秋日的朝阳为龙井市老头沟镇奋斗村六队的山坡披上金色光辉,山下的龙井市甲波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子园里,已是一片欢声笑语。
合作社理事长许甲波站在近3米高的李子树下轻轻一拧,一颗颗紫红带绿的饱满李子便落入果桶,果皮上的霜露在蓝天的映衬下晶莹剔透。放眼望去,连绵的山坡被郁郁葱葱的李子树覆盖,绿叶与紫红的果实随风摇曳,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六七位果农分散在林间,有的踮起脚尖采摘高处的果子,有的蹲下身捡拾掉落的鲜果,桶子的碰撞声与果农的笑语在山谷间回荡,奏响丰收的乐章。
“您这摘的是什么品种的李子?”记者问道。许甲波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递过一颗李子说:“这是吉祥李子,今年九三刚上市,尝尝,味儿特别正。”咬下一口,果肉紧实甘甜,带着清爽的果香。
果桶很快装满,许甲波指着果园介绍道:“咱这儿的李子分批次成熟。普通李子7月下旬就摘完了,接着是‘桃李子’,也就是吉胜李子,这是主力品种,今年我家10公顷果园就收了27吨。‘桃李子’刚收完,吉祥李子就接上了,这品种比较娇贵,得趁新鲜摘。”
说话间,几位果农抬着印有“福成祥”红色商标的专用箱往路边走。“20公斤一箱,合作社现在每天能摘几百箱。今年天旱,加上这儿昼夜温差大,吉祥李子的糖度能达到十四点几,比往年还甜。这儿的李子出名,靠的就是这好山好水。”许甲波边走边说。
路边的蓝色货车旁,客商正围着李子验货。说起李子的销路,许甲波眼里满是喜悦,“现在驻村工作队帮咱联系客商,线上也能卖。你看这货车,今天又来拉,根本不够卖!”
不远处的院子里,几位妇女正忙着分拣装箱。“这是合作社的分拣点。”许甲波领着记者往里走,“以前各家种各家的,施肥打药没个准数。现在86户抱团干,130公顷果园统一管理,病虫害少了,果子品相也齐整。”他指着墙上的商标注册证说,“自从有了‘福成祥’商标,统一包装外销,线上订单天天有,利润比以前高不少。”
合作社的记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出货记录:“8月25日,发往长春的桃李子50箱;9月1日,线上销售吉祥李子30箱……”许甲波还介绍,除了李子,合作社还种了苹果、鸡心果、苹果梨等,年产能达170吨。“以前单一种李子,现在多品种搭配,产果期长了,鲜果能卖好几个月。”
“全村有200多户种李子,300公顷李子园年产李子800吨。”奋斗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晓娣告诉记者,“这两年我们帮村里引进了电商平台,果子卖得更好了。我们正联系合作伙伴,打算把水果加工成汁、酿成啤酒,让‘奋斗果’走得更远。”
夕阳西下,果园里仍有忙碌的身影。满载李子的货车缓缓驶离村口,飘着一路的果香。许甲波站在坡上,手里捏着一颗刚摘的吉祥李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果子甜在嘴里,美在心里。”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平台,奋斗村的李子不仅串起了果农的“甜蜜事业”,更映照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当小果子成为大产业,当“奋斗果”带着泥土的芬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方水土上的丰收故事,正不断书写新时代乡村的幸福答卷。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