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和龙市八家子镇探索“产业兴边、民生安边、团结稳边”发展路径——让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和龙市八家子镇探索“产业兴边、民生安边、团结稳边”发展路径——让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5-09-25 08:44:09来源:延边新闻网

秋日的和龙市八家子镇南沟村,桑黄产业基地的一排排桑黄栽培大棚错落有致。记者走进其中,只见形态饱满的桑黄生长在深棕色菌段上,独有的菌香扑鼻而来。在基地打工的村民吕大姐干完零活后,正像往常一样在大棚里来回巡视,仔细地察看每一朵桑黄的生长状态。“有活儿干、有钱挣,日子越过越好,大家伙儿的心也更齐了,这就是最幸福的好日子!”吕大姐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八家子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八家子镇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产业兴边、民生安边、团结稳边”的特色发展路径,不仅让各族群众的生活愈发红火,更让“石榴籽”越抱越紧,奏响了边疆和谐发展的动人乐章。

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产业为笔绘就增收图景

产业稳则边疆稳,产业兴则边民富。八家子镇紧扣“产业兴镇、养牛强镇”发展目标,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一村多品、一镇多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上南村标准化养牛基地,膘肥体壮的牛儿悠闲地吃着饲料。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过去单打独斗,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镇里统筹项目,联合农户成立合作社,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而这,仅是八家子镇产业兴边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八家子镇累计投入1.2亿元实施黄牛养殖、桑黄种植、木耳种植等12个兴边富民产业项目:上南村、南沟村、八家子村发展规模化养牛产业,中南村做精优质水稻种植,龙山村探索肉羊养殖与秸秆饲料回收利用循环经济,河南村、八家子村扩大木耳种植规模……如今,“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美好愿景已逐步成为现实。

据统计,八家子镇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20年的年均33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年均93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29.6%;各类产业项目累计吸纳150余人稳定就业,带动676户1212名脱贫群众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边疆群众。

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民生为墨勾勒温暖底色

午后,上南村老年人爱心食堂飘出阵阵饭香。82岁的朝鲜族老人姜河洙循着香气走进食堂,目光一扫,便锁定了自己最爱的酱汤。“自己懒得做,做一顿够吃一天的,还是食堂的热菜热饭香,还能边吃边和老伙伴聊聊天,互相做个伴儿,幸福感特别强。”姜河洙高兴地说。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八家子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八家子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大力气织密织牢边疆民生保障网:严守耕地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稳定粮食产能,全面提升镇村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开发232个公益扶贫岗位,帮助困难群众“家门口就业”;建设上南村老年人爱心食堂,打造集医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养老大院”,为100余名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建成上南村法治文化广场,完善群防群治队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累计投入资金45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1个,着力改善镇内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各方面条件……村民们都说:“拧开龙头有清水,出门走上平坦路,幸福就是这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保障啊!”

文化搭台聚人心:团结为弦奏响和谐乐章

“山歌一唱心就暖,舞蹈一跳情更浓。”在2024年举办的八家子镇首届踏青赏花节上,汉族的腰鼓、朝鲜族的舞蹈、藏族的歌舞等表演轮番上演,土特农产品展销大集人头攒动。这场融合了多元文化与特色产业的盛会,不仅吸引了6.2万人次游客参与,更实现农产品销售额8万余元,成为八家子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族团结”的典型范例。

多年来,八家子镇始终将兴边富民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以文化为纽带拉近各族群众心与心的距离:依托“党日+”主题活动,先后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10余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开展集中学习百余场、“三支队伍”(理论宣讲队、政策宣传队、文化宣传队)宣讲20余次,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做法20余条,通过镇党委官方微信转发推送90余条,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位群众心中。

从产业发展实现“共赢”,到民生保障实现“共享”,从文化交流促进“共融”,再到情感互动达成“共鸣”,八家子镇用实实在在的实践,诠释了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密码”,也为新时代兴边富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写下了生动注脚。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