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融合民族情,守护边疆生态屏障——林海深处石榴红
在长白山脉的苍翠林海中,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的15.6万公顷林地宛如一条绿色巨龙。在这里,1400余名各族职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书写着“森工融合民族情,林海共筑绿色梦”的动人篇章。
党建引领,凝聚民族团结“心”力量
“一到过年过节,我们这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端出自家的拿手菜,朝鲜族的米肠、汉族的腌酸菜、蒙古族的烤羊肉,凑在一起就是一桌‘民族团结盛宴’!”在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设计队党员活动室,党支部书记曹海鹏一句话,道出了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民族交融的和乐日常。
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党委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平台,让“三个离不开”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党员走进中共东满特委旧址、朝鲜族特色村寨太兴村,在红色足迹与民族风情中强化家国情怀。值得一提的是,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实施“导师带徒”机制,培养各族干部,让他们在一线锻炼成长,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和“纽带”。
生态立企,共筑绿色边疆“守护墙”
清晨的林区,薄雾氤氲。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的多民族护林队穿行在林间,哼唱着《红太阳照边疆》,脚步声与鸟鸣声交织成曲。这支由各族职工组成的队伍常年守护着这片绿海,防火防灾、保护野生动植物,筑牢生态与边境“双安全”屏障。
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实现连续4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这背后,是各族职工日夜坚守的成果。在推进长白山东部森林保护修复综合治理项目中,职工们分工协作、默契配合,采取红松嫁接、红松大苗种植、后备资源培育等措施,逐步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顶级群落。“护林不分民族,只论同心。这片林海是国家的,也是我们共同的家。”朝鲜族护林员崔大哥坚定地说。
产业转型,激活兴边富民“新引擎”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交出一份在民族融合中生成的答卷。
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依托黄金纬度带和优质粉雪资源,大力推进仙峰国家森林公园提档升级,助推老里克、雪岭、暗河等景区成为旅游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利用冰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在这里转化为生动实践。
冰雪旅游火爆异常,林下经济亮点纷呈。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以林地租赁为纽带,设立300万元无偿贷款基金,支持职工发展桑黄培育、林下参种植等产业。5年来,带动创业4724人次,实现收入1.1亿元。通过电商平台、金达莱民俗文化节等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将民俗传统产品、林下特色产品推向广阔市场,各族职工创业收入实现稳定增长。
文化铸魂,绘就民族交融“同心圆”
在2023年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75周年庆典上,一场“民族才艺大比拼”惊艳全场:蒙古族长调苍凉悠远,朝鲜族象帽舞彩带飞扬,汉族鼓舞气势恢宏……舞台上的多元文化,折射出的是日常中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以“文化互融”为载体,搭建起各族职工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灵桥梁”:举办“开山节”活动,让职工深刻体验森工文化的独特魅力;邀请汪清歌舞团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使职工在观赏伽倻琴演奏、朝鲜族歌舞表演中增进友谊……在各类文化活动浓厚氛围的熏陶下,各族职工紧密团结在一起。
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的实践证明,民族团结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自觉,是共护绿林、共谋发展、共传文化的日常。这片林海,因团结而绿意更浓;这片土地,因多元而生机无限。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