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沃乡土——记延边州优秀教师、安图县万宝镇中学教师孟令琴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安图县万宝镇中学的教室窗棂上,八年二班的讲台前,总是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是刚刚获评延边州优秀教师的孟令琴。自1994年大学毕业回到母校任教至今,整整31个春秋,她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片生养她的土地,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
身兼语文教师与班主任双职,孟令琴深知责任之重。她的课堂,从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点燃智慧火花的探索之旅。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与学生特点,她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与创新勇气,努力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她所带的班级学风正、班风浓,在各项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这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倾心付出,是对教学方法的精研细磨。荣誉接踵而至:县教学先进个人、县学生最喜爱的好老师……然而在她心中,最珍贵的永远是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与点滴的成长。
孟令琴的教育情怀,尤其体现在对特殊学生的关爱上。这份爱不张扬,却如春雨般细腻绵长,滋养着那些需要更多关注的心灵。
2022届毕业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自入学起就是孟令琴心中一份特别的牵挂。姐姐因先天小脑发育不全,右手无法正常使用,右腿行动不便;内心的自卑与身体的痛苦交织,让她变得情绪易激动,难以融入集体。妹妹则默默承担起照顾姐姐的责任。看着姐妹俩弱小却格外坚强的身影,孟令琴心疼不已。
从那时起,孟令琴给了她们更多的爱与温暖:办公室里亲若母女的促膝长谈、操场上挽手并肩的散步、作业本上满是肯定与期待的批语……几年间,鼓励从未间断。孟令琴用耐心与智慧,精心呵护着姐妹俩不断成长。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孟令琴的关爱下,姐妹俩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有了笑容,对未来也有了诸多美好的憧憬与规划。初中毕业后,她们依然定期打电话、发微信,向孟令琴“汇报”学习与生活情况。孟令琴则一如既往,在电话这头耐心倾听、适时开导,帮她们解开思想困惑,引导她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
发生在孟令琴与学生之间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师生情,都是她教育生涯中最动人的注脚,诠释着师爱的伟大力量。
在学校,孟令琴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更是乐于分享、甘为人梯的引路人。她深知教育事业的接力需要代代相传。多年来,她主动与新入职及年轻教师“结对子”,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自己的教学智慧。近年来,先后有三位与她“结对”的年轻教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与无私分享中汲取养分,成长为州级或县级骨干教师。
年逾五旬,对许多教师而言或许是放缓脚步的阶段,但孟令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与教研热情。她常说:“只有不断学习研究,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学生。”
在“双减”背景下,孟令琴敏锐地关注到作业设计对学生成长的关键作用。她主持州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在校内得到有效推广;在2024年延边州作业设计评选活动中,她设计的《记承天寺夜游》作业荣获三等奖。孟令琴的思考不止于此:论文《“双减”视域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研究》在《吉林教育》发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策略研究》在《新课程教学》发表……
三十一年,青丝染霜;三十一年,桃李芬芳。孟令琴用踏实的工作作风、爱生如子的赤诚情怀、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学生的深深爱戴、家长的高度认可与同事们的由衷敬佩。“我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将继续怀着一腔赤诚,在家乡这片教育热土上奉献光和热。”孟令琴的话语朴实而有力。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