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县推行“民族团结进步+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模式——同心话团结 治理更有为
走进安图县各社区,“红石榴”宣讲团的宣讲声与居民议事会的讨论声交织共鸣,网格员忙碌的走访身影与志愿服务队的暖心行动相伴同行……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是安图县创新推行“民族团结进步+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模式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安图县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深度探索“思想引领聚共识、多元协同强根基、服务群众暖人心”的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社会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成功蹚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子。
宣传教育立体化
在安图县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墙绘色彩鲜明;楼栋单元内,“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标语温馨醒目;线上平台中,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故事、先进典型事迹、各类创建活动动态等内容持续刷屏……
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安图县精心构建“线下+线上”立体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矩阵:线下,组建12支“红石榴”宣讲团,深入社区、楼院开展“微宣讲”;在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打造165处实物实景展示点,将民族团结元素有机融入生活场景;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推送政策解读、活动动态等440条,打造“指尖上的民族团结教育课堂”,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同时,该县还开展民族政策法规专题培训58次、主题党日活动136次,全面提升社区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使共同体意识在基层落地生根。
基层治理多元化
通过“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的协同联动,以及“包保部门+志愿者+居民”的共同参与,安图县创新构建了“三长联动+部门包保”工作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
安图县科学划分79个网格、262个小区,实现网格化管理与部门包保全覆盖;建强基层治理专干队伍,统筹管理现有212名基层治理专干,通过系统性岗前培训、轮岗实训、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提升综合能力,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全面、责任担当突出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为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深入推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百共建”机制,推动20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一线,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协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全员参与、全域共治”的良好治理格局。
把团结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社区举办的美食节,各族群众不分你我,共同分享美食、沟通情感;矛盾调解室里,大家坐下来喝杯茶就能把事儿说开…… ”在安图,这样的暖心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缩影。
安图县聚焦服务群众,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实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成立12个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开展文体、联谊等活动114次,结合传统节日等举办文艺庆祝活动169场,让各族群众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建设12个社区矛盾调解中心,成功化解群众诉求203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社区公约、居民守则,开展居民协商议事102次;聚焦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组建19支志愿服务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00次,用“微服务”传递“大温暖”,让各族群众的关系越处越亲近,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思想共鸣到治理共进,从服务共享到情感共融。安图县用实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社会治理”同频共振、交织共融,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种子般在基层土壤深扎厚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治理沃土中绽放得绚烂多彩。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