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每一次讲解都是对先烈的缅怀”

“每一次讲解都是对先烈的缅怀”

2025-10-02 14:07:49来源:延边新闻网

对延边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而言,节假日与工作日并无不同,甚至更为忙碌。10月1日7时许,延边革命纪念馆馆长兼讲解员刘继红已踏上上班路。尽管开馆时间为8时30分,但她始终坚持提前到岗,以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迎接每一位参观者。

延边革命纪念馆坐落于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内。抵达馆内后,刘继红像往常一样,逐一开启展厅灯光,反复调试讲解设备与音视频系统,确保讲解工作万无一失。“这些工作看似重复,却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既要为英烈守护庄严整洁的环境,也要为观众提供优质的参观体验。”她的话语中满是对这份工作的敬畏。

准备工作就绪后,距离开馆还有一段时间,刘继红拿出厚厚的讲解稿再次温习。即便对讲解词早已烂熟于心,她仍坚持在每次讲解前梳理细节,确保每一个历史节点、每一段英烈事迹都准确无误。“准确讲述每位烈士的故事,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温习完毕,她换上整洁的工作服,仔细整理仪表,佩戴好党员徽章与胸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等候第一批参观者到来。

8时30分,纪念馆大门准时开启。刘继红走到展厅入口,用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向参观者致意:“各位观众,欢迎在国庆节来到延边革命纪念馆参观!接下来,由我为大家讲述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英雄故事……”在20多分钟的讲解中,她始终保持挺拔站姿,带着饱满的情绪将烽火岁月娓娓道来,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与崇高的精神。

“一天讲解下来,常常口干舌燥、双腿酸麻,但看到观众专注的神情、听到他们感动的叹息,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在许多人眼中,讲解工作或许重复枯燥,刘继红却甘之如饴。自2012年主动请缨担任讲解员以来,十三载春秋里,她从未停下钻研的脚步,反复研读延边革命历史文献,四处搜集整理烈士鲜为人知的事迹,多次向党史专家、学者请教,不断丰富讲解内容。如今,馆内每一幅老照片、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段历史过往,都深深镌刻在她心中,也让她对这份工作愈发充满感情。

记者了解到,在讲解过程中,刘继红还格外注重“因人施讲”:面对青少年群体,她会穿插生动的革命小故事,增强讲解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接待政务团队时,她力求表达清晰、重点突出,精准把控讲解时长;服务旅行团与外地游客,她则多用通俗语言,结合生活视角解读历史;为专家学者讲解时,她会深入挖掘历史细节,引用权威史料作佐证,充分展现专业素养。

近年来,为更好发挥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的作用,刘继红主动承担起更多责任——牵头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培训,带领孩子们走进红色课堂;积极参与“红色故事进机关、进军营、进校园”活动,用鲜活的革命故事,让党的历史、革命精神、英雄事迹深入人心,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贡献力量。

当天16时,完成三场讲解的刘继红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坦言:“回家后经常嗓子沙哑,连话都不想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家人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丈夫和女儿常说,我是在守护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记忆。这份理解,让我更坚定地把讲解员的使命扛在肩上。”除了家人的支持,参观者的认可也成为她坚守的温暖动力:一句真诚的“谢谢”,留言簿上一段暖心的感悟,都让她和同事们倍感欣慰,觉得所有辛苦都有了回应。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包括刘继红在内,延边革命纪念馆共有5名讲解员坚守岗位。她们用深情的讲述,让延边的革命历史变得鲜活可感,让红色基因与英雄精神在一次次讲解中薪火相传。“每一次开口讲解,都是对先烈最深切的缅怀。”这是她们共同的心声,也是她们坚守的初心。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宏伟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姜珊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