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开展国庆社会实践活动——一堂社会实践课 一份成长责任单
教育的种子,如何结出爱的果实?爱国情怀,又如何从书本走入孩子的心田?10月1日,珲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校的孩子们用一场主题为“盛世华诞照童心 我为家乡添光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给出了生动的答案。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爱心义卖”为载体,孩子们化身为“小掌柜”,将陶艺、烘焙、扎染、3D打印等社团课程的学习成果进行集中售卖,义卖所得用于帮助本校有困难的同学。
早7时,秋风带着凉意,老师与家长代表齐聚广场,迎着晨风搭起帐篷、加固支架。“风大,得扎牢些。”简单的叮嘱里,饱含着对孩子们安全的牵挂与无声的守护。8顶红色帐篷如花朵般次第“绽放”,整齐排列在广场中央。
“这不只是遮阳的帐篷,更是孩子们传递爱心的起点。”帐篷搭建组负责人王立军老师抹了把汗说。随后,美术社团的孩子们为摊位铺上亲手设计的桌布,这是他们为节日献上的“最美礼服”。
9时整,随着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广场上气氛瞬间沸腾,舞蹈、朗诵、器乐等表演轮番上演,赢得阵阵掌声。小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大家往里走,瞧一瞧,看一看!”小小的摊位前顿时人头攒动。
陶艺摊位前,五年级学生党婉宸高高举起一只刻有“中国红”纹样的陶杯:“这是我们一刀一刀刻出来的‘国庆主题杯’,每一笔都是对祖国的祝福!”来往游客纷纷驻足、扫码、赞叹,用行动为童心点赞。烘焙社团的纸杯蛋糕香气四溢,冯冬梅老师带领学生逐一核对食品标签,郑重叮嘱:“食品安全是底线,我们要有爱心,同时也要有责任。”手工社团的扎染布袋、图案独特的拓印帆布包、手工手链,科技社团的3D打印作品小葫芦也成了现场“抢手货”。
每个摊位前,讲解员、收款员、记账员分工明确,孩子们各司其职。六年级学生原宗博负责收款,短短一小时就完成了27笔交易。“每一笔收入都用于帮助本校有困难的同学,我必须认真,不能出错。”他目光专注,语气中透出超越年龄的郑重。
正午12时,阳光炽热,义卖渐近尾声,孩子们虽额上布满汗珠,却仍坚守岗位,从定价、陈列、推销到结算,他们全程参与,在协作中理解责任,在交易中学会诚信,在给予中体会共情。
夕阳西下,帐篷收起,广场归于宁静。但一颗颗名为“责任”与“大爱”的种子,已深植于心。今日,他们为同学助力,明日必将为社会担当,珲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校的孩子们,用陶泥塑真心,用蛋糕酿甜蜜,用织品传情意,用一声声“欢迎光临”传递爱心——他们以最朴素的方式,为家乡添彩,为祖国庆生。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昕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