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一座情绪价值满溢的城市
在当今旅游市场,“情绪价值”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密码。当打卡式旅行逐渐失去吸引力,延吉却以咖啡香、民族色与烟火气编织出独特的情绪价值网络,在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成为“现象级”旅游目的地。
旅拍,镜头下的文化浸润
“妈妈,每一张图我都喜欢,拍照片的过程是我这次出来旅游最开心的时候!”10月1日晚,来自浙江的8岁女孩苒苒穿着嫩粉色的朝鲜族传统服饰,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的青砖黛瓦间穿梭。摄影师打起反光板,用相机捕捉着每个灵动的瞬间:时而轻倚廊柱作沉思状,时而怀抱陶罐仰望天空,时而趴在墙头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半小时内,近百张照片定格了小女孩的“朝鲜族公主”体验。
这个假期,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在延吉热度不减。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外,一家连着一家的旅拍店提供从婴幼儿到成人的全套朝鲜族服饰,穿着休闲服饰进去、“顶着”民族特色妆造出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家店主透露说,“最受欢迎的是带有七彩飘带的童装,很多家长说孩子穿上就不肯脱下来”。这种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让游客在异乡找到了情感投射的载体。
正如一位网友在朋友圈“晒”的那样:“延吉民族写真这场情绪价值我‘吃’满了! 看着成片,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穿越到了朝鲜族的世界,那种文化沉浸感太棒了!”
咖啡,杯里杯外的城市叙事
“坐在软软的沙发上,捧着一杯热咖啡,透过落地窗,将延吉城市风景尽收眼底,这种绝妙的感受,不是简单的惬意可以形容的。”10月1日下午,来自安徽的游客小陈和朋友来到延吉乐夜咖啡厅,不仅在地道的咖啡里品到了“县咖之王”独有的韵味与风情,还在旋转的视角中,满足了对这座城市的好奇与想象。
作为延吉唯一360°环视全城的旋转咖啡厅,这里不仅有各类咖啡、甜点,还提供富有延边特色的五味子茶等饮品,更重要的是,该咖啡厅以每圈50分钟左右的速度旋转,让游客在坐卧中就能与这座城市进行一场深度对话,也让咖啡厅成为城市叙事的微观空间。
“我是资深咖啡爱好者,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探寻各种咖啡馆。延吉的咖啡文化真是丰富又多彩。”小陈说,延吉不仅咖啡馆数量多,关于咖啡的花样更多。从林中咖啡、社区咖啡、宠物咖啡等多样的经营模式到苹果梨咖啡、米酒咖啡、人参咖啡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咖啡产品,每家店、每杯咖啡都承载着独特的城市记忆,能够让人感知延吉的繁华与活力,也体验着这座城市的宁静与温馨。小陈表示,这既是一次咖啡之旅,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他和朋友们对延吉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更难忘的记忆。
早市,烟火气里的城市脉搏
10月2日清晨6点多,延吉市的气温有些凉,但水上市场早市已热闹非凡。米肠的醇香、打糕的糯甜、泡菜的酸辣交织成独特的嗅觉交响曲;摩肩接踵的人群和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各种口音,在这一方空间“蒸腾”起国泰民安的浓浓烟火气。
“太多样了!东尝尝西尝尝,都快吃饱啦。”来自广东的游客柳女士和家人兴致勃勃地奔走于每个摊位。从参鸡汤、大酱汤等延边传统美食,到海鲜饼、彩色油条等特色吃食,每一种都让她们新鲜好奇。“吃一段米肠,香到吞舌头,再喝一口热酱汤,解腻又熨帖。”柳女士表示,听说这里是本地人最爱来的吃早餐、买泡菜的市场,所以,他们来延旅游的行程就从到早市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开始。伴着大铁锅里飘出的腾腾热气,尝一口红艳艳的爽口辣白菜,喝一杯酸甜可口的米酒,当一回“临时本地人”,让柳女士从“舌尖”到“心间”都体验到了“有一种生活叫延吉”的质感与温馨。
记者手记:当旅游从“观光经济”转向“体验经济”,精细化运营与情绪价值挖掘成为新赛道。延吉这座没有5A景区的小城,精准把握了文化认同感、空间沉浸感、生活参与感这三个情绪价值维度,构建起独特的情感生态系统。这一成功实践证明,真正的城市魅力往往不在于景观的堆砌,而在于能否为游客提供值得珍藏的情感记忆。当游客带着笑脸离开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照片,更是一段被城市温柔以待的时光。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