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老牌子 开辟新赛道——新疆20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迎来发展新机遇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
“盼了多年,终于保住了老牌子!”前阵子,在库尔勒市政务服务大厅,王亚方手捧一张崭新的营业执照难掩激动。
王亚方创于2010年的“金恩莱坊”手握3个商标,蛋糕店的客源也从零散顾客变成稳定的家庭客户、周边企业,小店的甜香慢慢成了库尔勒市民舌尖上熟悉的味道。然而,10多年来,因一直属于个体工商户,在融资、投标等方面受限,发展步履缓慢。 “就像穿着草鞋跑马拉松,再能跑,也跑不过穿跑鞋的。”王亚方感慨道。
王亚方的烦恼,正是新疆204.02万户个体工商户“成长困境”的缩影。个体工商户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常因法律风险、融资受限、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遇到瓶颈。
为破解这一难题,“十四五”期间,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自治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2024年2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多个部门出台《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采取42条措施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分型分类精准帮扶。2024年11月,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突破技术瓶颈,借助新疆政务服务系统,实现个体工商户仅通过简单变更流程即可升级为企业,并保留原个体工商户成立日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档案、年报公示信息以及原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等;今年5月,新疆印发《自治区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实现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涉及的登记注册、公章刻制、税务发票、银行开户、五险一金等流程“一网集成办”……一系列政策环环相扣,以“个转企一件事”等多项突破性细则,为个体工商户开辟了从“小船”到“巨轮”的成长通道。
其实,早在2016年,随着王亚方第三家蛋糕店逐步进入正轨,他就有过转型的念头。可当时的政策要想“个转企”,只能先注销原来的个体工商户,再注册新的企业。“担心换了营业执照,客户不认可。”王亚方说。
随着新疆不断出台支持转型升级政策,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可通过变更登记直接转型为有限公司,且保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时间、名称字号和相关行政许可。一条清晰的“成长通道”被打通。
王亚方的“金恩莱坊”更名为新疆金恩莱坊食品有限公司。“老牌子保住了,好政策助力我们去谈更大的合作,企业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他说。
8月18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个体工商户正在咨询“个转企”业务。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 摄
我区各地州市持续优化“个转企”转型升级服务。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个转企”全流程服务痛点,通过设立绿色通道、优化办事流程、强化政策衔接、深化宣传助企等系列举措,全力打通个体工商户转型的“最后一公里”,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们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个转企’绿色通道,依托‘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个转企’执照办理、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就业社保等登记业务的‘一表申请、一次办结’,实行次要材料容缺受理,推动‘个转企’1个工作日办结。”巴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登记注册科科长热米娜·甫拉提介绍,巴州组建了由30人组成的10个“帮您办”志愿服务队,为“个转企”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指导。
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工商户转企需求,建立了“个转企”培育库,今年纳入200户个体工商户。
和田地区将“个转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依托新疆政务服务系统实施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市场监管、税务、社保、公积金、银行等部门业务流程重塑、数据共享,多项服务并联办理,“个转企”开通绿色通道,大幅压缩了办理时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近年来,和田地区已成功推动934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
“通过重塑办事流程、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审批效率,让‘个转企’办理真正实现‘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破解个体工商户‘不能转、不愿转、不想转、不敢转’的难题,帮助更多个体工商户卸下负担、实现成长。”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董安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