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科技之光耀边疆 逐梦未来正青春——州科协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综述

科技之光耀边疆 逐梦未来正青春——州科协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综述

2025-10-20 09:00:10来源:延边新闻网

十月的延边,秋色宜人,一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盛会即将启幕。10月18日至19日,2025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年会将在延边举行。这一全国性会议在我州举行,是对延边科协科学普及和科技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普及是决定未来的希望所在。回首延边科技普及和科技创新工作,人们不难深刻体会“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深远意义。

筑牢组织根基,绘就科协事业发展新画卷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州科协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始终把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科技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全州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政治引领是科协工作的灵魂。我州多次组织科技工作者走进延边革命烈士纪念馆、延吉市太兴红色小镇、珲春大荒沟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科技工作者们在参观后纷纷感慨:“重温革命历史,更加坚定了我们把论文写在边疆大地的决心。”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州科协累计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代表30人,通过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这种有温度的服务,让科协组织成为科技工作者可信赖的“娘家”,激发了全州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热情。

组织建设是科协工作的保障。州科协持续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发展企业、园区科协20个,乡镇(街道)科协86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5个,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1个。这些组织建设为科协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使科技服务能够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州科协推动成立了延边州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让分散的各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电商和基层农技协有了更多的联系与沟通,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探索了新模式。州科协还积极推进珲春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建设,成立了“科创中国”珲春经济发展产业联盟及相关企业联合体,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赋能科技力量。

聚焦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育科技创新后备军

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未来,我州将青少年科技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

“馆校共建”打造科普教育新范式。在教育“双减”背景下,州科技馆大力推动“馆校共建”,做好科教加法。从2023年起,州科协连续两年高标准承办吉林省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每年邀请省内10所高中的100名高中生来延参观学习;连续10年选派州内优秀高中生参加国家高校科学营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如今,我州获评国家级科普助力“双减”试点单位11个,省级科普助力“双减”试点单位25个。

科普活动培养科学兴趣。在重要科普时间节点,州科协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进校园、“龙龙爱科学”延边州青少年百科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参加学生1万余人次。在今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州科协组织我州小学生前往延边大学番茄科技小院实践基地,开展“走进智慧农业:探索番茄科技,播种科学梦想”科普实践行活动,孩子们近距离观察番茄品种差异和种子结构,并亲手种植番茄盆栽,切实感受到农业科技的魅力。“长大后,我要当农业科学家。”孩子们纷纷表示。

科技竞赛搭建人才成长舞台。州科协积极推荐我州青少年参加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吉林赛区)、“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吉林省赛区选拔赛)、省科普剧大赛、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多项赛事,斩获各类奖项1000多个,州科技馆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州科协推荐40多名高中生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其中12名学生成功入选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导师组。这种早期科技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机制,为我州乃至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储备了后备力量。

辅导员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基础。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中坚力量。州科协推荐我州10多位科技辅导员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业务总部信息素质提升研修交流、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教师交流等活动;多次举办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参加人数达200余人。2024年,州科协承办了“送培到基层”吉林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交流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武向平等为全省300余名科技辅导员和青少年授课并作科普报告。

在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吉林赛区选拔赛中,我州科技辅导员荣获二等奖。此外,州科协推荐全州48位科技教师入选“吉林省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项目专家库”,组织全州科技辅导员参加吉林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初、中级认证。

构建全域科普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在抓好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同时,我州大力构建覆盖全民的科普体系。

科普资源向社会延伸。州科协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连续3年协调中国流动科技馆来延巡展,目前已覆盖全州8个县(市),参观人数超过20万人次。州科协先后举办“关爱银龄智惠生活”科普工程系列活动、科普进社区活动等,为以老年人为主的社区居民普及智能设备使用技巧、反诈防骗知识、饮食安全常识等。这些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精准化的科普服务,真正实现了科普为民、科普惠民。

惠农科普工作精准到位。将科普服务向农村等基层延伸,依托“科普月”“科普大集”“科技活动周”“全民营养周”等节点开展各类宣传、讲座、义诊活动,发放各类惠农资料5万余份,直接受益人数超10万人次;编印、免费发放4000本《新版科普知识读本》;连续3年组织开展全省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参与人数累计达91790人,并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单位荣誉。

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在州科协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全州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10.86%,位居全省第三。同年,州科协被省科协评为“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创新打造了“龙龙爱科学”青少年科普品牌,截至目前已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100多场,荣获国家级奖项3项,成为我州科普工作的亮丽名片。

科技小院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科技引擎。全州25家科技小院数量居全省首位,李玉院士科研团队驻在的和龙桑黄科技小院累计开展技术培训交流活动24场,培训人员1300余人次,辐射带动全州9镇22村,实现直接产值2亿多元,带动6763名贫困人口增收。和龙桑黄科技小院、延吉黄牛科技小院先后荣获全国“最美科技小院”称号。

金秋时节,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的稻米迎来大丰收。和龙市东城镇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君告诉记者,2023年,延边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教授傅民杰依托光东村创建“吉林延边和龙稻米科技小院”,多年来,傅民杰及其学生团队扎根于此,为光东村提供技术支持。“得益于科技小院,今年,我们村的稻米亩产超过550公斤,真是丰收又丰产!”金君兴奋地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州科协将以此次全国性盛会为契机,全力描绘以科技教育赋能区域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宏伟蓝图,高擎科技创新火炬,不断完善全域科普体系,深化馆校合作与英才培养机制,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科技后备军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薪火相传,未来可期。随着科技教育工作的持续深化与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延边的科技创新事业必将如长白林海般生生不息,在新时代新征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姜珊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