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共谱科学教育新篇章——二O二五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年会侧记
深秋的延边,层林尽染,尊师重教的热土迎来一场科学教育的盛会。10月18日,2025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年会在延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900余名科技教育工作者汇聚于此,共绘科学教育创新蓝图。
本届年会以“数智赋能,构建科学教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设有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会、13个专题分会场、11个科学教育工作坊以及3个联学联建主题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深度交流与智慧碰撞,分享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典型案例与实践路径,为科技教育工作者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助力青少年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
年会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刘益春等专家紧扣“数字赋能科学教育”的核心议题作主旨报告,为48位通过2025年高级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的教师代表颁发了证书。获评高级科技辅导员称号的伊通满族自治县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教师刘大威激动地表示:“能获评高级科技辅导员,我深感荣幸。这份荣誉既是责任,更是鞭策,我将把在年会中汲取的智慧带回基层,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
13场专题分会场聚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科学教育等前沿议题展开报告。主讲人通过丰富的案例分享和科学知识普及,为一线教师与学者们未来工作提供了许多创新思路。吉林省坐标创新科技公司教学主管高丽娟告诉记者:“年会为我们提供了与全国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既拓宽了视野,更坚定了基层科技教育者的使命感。”
科学教育工作坊则以沉浸式体验为特色,涵盖天文探索、自制仪器助力物理教学、跨学科课程教育显示等实操内容。一场场教学经验分享和一个个科技成果展示,令与会人员受益匪浅。“听取了优秀同行的分享,我不仅掌握了新技术,更深刻体会到‘做中学’对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意义。工作坊分享的内容可直接迁移到课堂,实用性极强!”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计算机中心组长、STEM学科组长谷政感叹地说。
联学联建主题实践活动则深入到延边博物馆、延边大学、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等场所开展,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调研感受延边科学教育的浓厚氛围。大家纷纷表示,延边将民族特色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马丽丽表示,本届年会在延边的成功举办,既是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年度盛会,更是推动我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年会,她深切感受到延边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这让她对全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充满期待。
年会虽已结束,但科学教育的星火已洒向更广阔的土地。与会者带着创新理念与实干决心重返岗位,将以“数智赋能”之笔,绘就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 王昕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