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青春与法同行 护航美好生活——龙井市人民检察院青年普法宣讲团书写法治建设新答卷

青春与法同行 护航美好生活——龙井市人民检察院青年普法宣讲团书写法治建设新答卷

2025-10-30 09:40:24来源:延边新闻网

2025年,龙井市人民检察院“同心铸检青年普法宣讲团”积极投身法治宣传实践,紧紧围绕群众法治需求和中心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的工作方法,深入学校、社区、乡村、企业、市场等,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用青春力量播撒法治种子。这些扎实有效的实践,不仅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更成为龙井市人民检察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的生动注脚。

精准聚焦需求,法治服务靶向发力

普法工作的关键在于精准对接需求。宣讲团始终将重点群体与民生关切作为工作核心,实现法治服务的精准滴灌。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保护自然成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给青少年成长筑牢法治屏障,宣讲团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教育体系:一方面邀请师生走进法治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法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主动下沉校园,深入幼儿园、小学开展“防范校园欺凌”等专题讲座,用生动案例和情景模拟帮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此外,他们联合社区举办“与法‘童’行”活动,携手龙井团市委搭建法治教育新平台,将法治种子深深播撒进青少年心田。

在守护未成年人的同时,宣讲团将目光投向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法治声音传遍街巷阡陌。深知“普法重在基层、难在深入”,青年干警们用脚步丈量民情,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针对乡村移风易俗需求,他们深入村镇讲解《吉林省殡葬管理办法》,倡导文明殡葬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围绕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开展“‘典’亮生活,守护美好”民法典宣传系列活动,身影遍布社区、市场、公园、乡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条款,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他们聚焦食品安全这一民生热点,走进市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还借助邻里节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法治咨询服务,切实回应群众关切,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素养。

创新传播形式,法治文化浸润人心

为打破传统普法模式的枯燥感,宣讲团在形式上探索创新,通过多样化载体让法治宣传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线下场景中,摒弃单一讲座形式,大胆尝试文艺化表达,自编自演法治舞台剧。以群众身边的养犬等问题为素材,用诙谐幽默的剧情和贴近生活的对话,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领悟文明养犬的法律要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提升了普法效果。

线上传播方面,宣讲团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扩大普法覆盖面。依托“龙井检察”视频号,精心打造“龙检青年秀”普法短视频,以“检察官说案”等生动形式,结合真实案例解读法律条文。短视频内容精练、形式生动,既避免了法律知识的晦涩难懂,又打破了时空限制,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法律知识,真正实现法治宣传的可感、可触、可及。线上线下联动传播,让法治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群众心田。

凝聚青春力量,普法实效提质增效

通过一系列靶向施策与形式创新,宣讲团的普法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2025年以来,宣讲团累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0次,参与干警达45人次,直接受益群众超万人次,线上普法视频更通过广泛传播形成良好社会反响。与上一年度相比,普法工作实现全方位升级,活动次数翻倍增长,活动质量显著提升,形式内容不断丰富。在普法领域上,新增殡葬管理、边境禁毒等与民生福祉、边境安全密切相关的主题;在普法形式上,舞台剧、短视频、检察官说案等创新手段的应用,极大增强了普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作为全国文明单位,龙井市人民检察院“同心铸检青年普法宣讲团”的脚步从未停歇。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初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创新的形式、更务实的内容,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效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为平安龙井、法治龙井建设贡献更加坚实的检察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静波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姜珊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