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体聚焦 | 欧洲媒体:“十五五”规划将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重要纽带
埃及贝尼苏夫大学政治与经济学院政治学副教授纳迪亚·希勒米日前在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撰文表示,“十五五”规划将是中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纽带。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报道截图
纳迪亚·希勒米在文章中称,作为一名中国问题专家,基于对中国“十五五”规划的深入研读,“我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划建议中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列为优先任务。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现代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与未来产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最终构建起先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称,“十五五”规划显示,中国将推动重点产业升级转型,增强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此,中国将加速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核聚变、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及6G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这些领域预计将实现跨越式增长,未来十年新增产业规模相当于在中国再造一个全新的先进技术产业体系,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中国制造的智能机器人
纳迪亚·希勒米分析认为,“十五五”规划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在坚守制造业经济支柱地位的同时,中国通过提升科技自主可控水平与扩大内需市场来应对国际环境变化。这一布局显示出,中国正在构建既保持出口与产业增长动能,又强化内生发展韧性的新型发展范式。

世界第四大港山东港口青岛港运输繁忙
纳迪亚·希勒米在文章最后强调,中国政府将通过“十五五”规划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特别是通过加大社会福利财政支出,切实保障十四亿人民的福祉与未来繁荣发展。这正契合中国共产党制定各项政策时的根本遵循: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