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民生暖阳映和龙——我州落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系列报道之和龙篇

民生暖阳映和龙——我州落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系列报道之和龙篇

2025-10-28 08:44:20来源:延边新闻网

  霜降过后,万物随寒气增长而萧瑟。但在和龙市,民生实事却如暖阳般洒向城乡每个角落。

在东城镇光东村,即将投入使用的助老餐厅成为老年人这个冬天最期待的事;头道镇学校的孩子们手捧崭新的《新华字典》,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和龙市区内的龙王山体育公园里,市民们在健身步道上悠然漫步……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正是和龙市2025年落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真实写照。

10月24日,记者跟随全州民生实事集中采访宣传报道团走进和龙市,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深切感受到民生实事已如秋日硕果,挂满和龙百姓的幸福枝头。

image.png

守护“朝夕”美好暖人心,托起“一老一小”幸福梦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人口老龄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课题前,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让城乡学生享受同等优秀教育资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民生温度的重要标尺。

清晨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洒在东城镇光东村助老餐厅的餐桌上,让这座即将投入使用的餐厅显出别样温情。这个投资32.73万元的民生项目,通过对原有连体房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206.16平方米的现代化助老餐厅。从厨房设备到就餐环境,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对老年人的关爱。东城镇农业农村办公室项目办工作人员王宇晨介绍,目前镇里正与相关企业合作制定助老餐厅用餐补助标准,预计于11月正式运营,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与老年人就餐问题同样重要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上午9时许,头道镇学校的乡村阅读中心传来琅琅书声,知识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该校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2025吉林“放飞梦想的翅膀”《新华字典》公益行动为他们送去的助学金和书籍。

在这次公益行动中,康辉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一行,深入班级与孩子们近距离互动,为大家带来了生动有趣的阅读课,引导孩子们感受阅读的魅力。这次行动设立了15万元《新华字典》奖学金,用于奖励和龙市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还向和龙市捐赠图书5000册,其中向头道镇学校捐赠图书2000余册,并依托这些图书在该校设立和龙乡村阅读中心。活动还向和龙市捐赠《新华字典》APP,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让数字教育资源惠及乡村学子。“公益行动的叔叔阿姨们将十几本崭新的书籍交到我的手上,我既开心又感动,这些书籍就像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我明白了阅读的乐趣和读书的意义。”头道镇学校六年一班学生张斯阳兴奋地说。

从光东村的银发温馨到头道镇学校的书香满园,和龙市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筑牢“一老一小”民生根基,让夕阳更红、朝阳更艳。

image.png

打造全民健身新空间,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

健康是民生福祉的基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和龙市瞄准全民健身设施短板,打造了一系列惠民工程,为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在新建成的龙王山体育公园,不少市民正在锻炼、散步,享受这个体育公园带来的便利。市民曲阿姨边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边告诉记者:“体育公园建成后,成了我日常休闲的好地方。我有空就带孩子过来玩,太喜欢这里了!”龙王山体育公园总投资1204万元、占地10万平方米,充分利用原有生态资源,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巧妙地将运动场地、健身广场与自然山体相融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据了解,该项目于2024年3月6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面完工并移交至和龙市住建局进行管理维护。

与此同时,贯穿城区的健身步道也在加速完善。江滨公园段和文化路段各3千米的健身步道建设已进入收官阶段,两条步道风格各异、功能互补,配套的休闲座椅、指示牌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些健身空间的建成,不仅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更串联起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

这些民生项目的落地,既提升了城市品位,也改善了人居环境。随着和龙市不断构建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体育锻炼正成为市民的生活新风尚。

image.png

描绘人水和谐新图景,共谱文脉赓续新篇章

生态是发展的底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龙市在推进民生实事过程中,注重生态治理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既着眼当下民生需求,又立足长远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八家子镇上南村、龙山村河道治理工程现场,新修的护岸坚固整齐。该项目总投资360万元,修建龙山村排洪渠380米,上南沟左岸护岸防护322米、水毁修复506米,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典范。

这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富民工程。八家子镇项目办工作人员林天宇表示,该项目优先吸纳了74名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施工,发放劳务报酬107.4万元,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在文化保护领域,长白山地区古人类遗址展示利用项目的推进同样令人振奋。这个总投资3707万元的项目,将建设7661.6平方米的文化考古科研用房,为长白山地区古人类遗址研究、考古发掘、文物标本存放、考古成果展示及国际性会议召开提供重要场所。目前,项目主体框架已封顶,正在进行砌砖工作。

和龙市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龙大洞遗址、渤海中京城遗址、龙头山古墓群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和龙市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240余件,和龙大洞遗址出土文物及文物标本近2万件,渤海中京城遗址出土文物及文物标本2000余件,龙头山古墓群出土文物及文物标本1000余件。”和龙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项目办主任柳成俊向记者介绍,长白山地区古人类遗址展示利用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保护传承长白山文化资源、促进和龙市文化旅游行业发展。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和龙市正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生温度书写着动人的幸福画卷。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文  姜乃晗/图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姜珊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