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解民忧 真情服务促团结——记图们市人大代表、新华街道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朱学峰
 作为扎根基层的党组织书记和人大代表,他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社区治理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用心用情服务各族群众。他积极投身“千名代表进千村(社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事”主题活动,依托“党建+共治”模式,整合资源力量,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就是图们市人大代表、新华街道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朱学峰。
  作为扎根基层的党组织书记和人大代表,他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社区治理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用心用情服务各族群众。他积极投身“千名代表进千村(社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事”主题活动,依托“党建+共治”模式,整合资源力量,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就是图们市人大代表、新华街道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朱学峰。
“学得越深,才能看得越清、走得更稳。”朱学峰一直把学习作为履职的基石。他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作为人大代表,朱学峰不仅自己学,更是经常深入到各族群众中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党的政策,引导各族居民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化为经常。此外,他特别注重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结合春节、“七一”、中秋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文艺汇演、邻里节、趣味运动会、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又增进了邻里感情,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他还推动组建由各族居民参与的“爱心行动”“红石榴”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在社区治理、环境维护、扶老助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形成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人大代表就是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履职清单’。”作为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学峰深知民生无小事、暖从实处生。新兴社区是多民族聚居社区,且辖区多为老旧散楼,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朱学峰时刻关注各族群众的需求和呼声,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站等平台,通过定期接待选民、入户走访、居民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做好群众的“传声筒”,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和诉求。
今年4月,朱学峰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辖区大部分小区缺乏照明灯,居民特别是老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夜间出行存在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角,在新兴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会议上,朱学峰积极反映民意,正式提出为辖区安装太阳能照明灯的诉求。此后,在他的积极协调下,项目很快落地,不久后便在辖区安装了80盏照明灯,惠及1300余户居民。明亮的灯光不仅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更温暖了大家的心。“我们小区是老旧小区,里面没有路灯,一到晚上就一片漆黑,出行很不方便。现在可好了,朱书记帮我们安装了照明灯,大家再也不怕走夜路了。”家住新兴社区文化小区的居民程菊花告诉记者。
为群众解决夜间照明问题只是朱学峰履职为民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朱学峰持续推动解决辖区无物业老旧小区管理、环境卫生整治、邻里纠纷调解、困难群体帮扶等民生实事,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居民有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说起朱学峰,居民们都会笑呵呵地竖起大拇指:“朱书记真是好样的!”然而每每提起这些,朱学峰总是谦虚地摆摆手:“我就是个办事的,群众找我,就是相信我。只有加倍干好,才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步履不停。谈及未来履职之路,朱学峰表示,将继续带领社区班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社区工作全过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架起党委、政府与各族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竭尽全力解决群众所关心的事,用实际行动不断书写促进民族团结、服务各族群众的动人篇章。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 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