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图县永庆乡将林蛙养殖培育成特色富民产业——“蹦”出增收路 水中捞“真金”
立冬过后,长白山麓的安图县永庆乡层林凝霜,山涧溪流清泠,林蛙成群结队从山林跃入溪河,开启越冬之旅——对这里的养蛙人而言,这不是寻常的自然迁徙,而是一年中最期待的“丰收前奏”。
在安图县永庆乡通阳村的山林间,养殖户梁辉沿着山路走向自家的林蛙“越冬池”,仔细观察捕获网里林蛙的长势。8年前,梁辉承包了通阳村附近600公顷山林,这里植被繁茂,水源洁净,湿润的气候恰好契合林蛙的生长需求,是高品质林蛙的理想“家园”。
梁辉向记者介绍,林蛙需三年才具备产油能力,而他卖出的都是四年以上的成熟林蛙。“油更饱满,品质更好,市场认这个。”梁辉说,只要遵循林蛙生长习性,精心管理,这就是一条从山水中捞“金”的增收路。
像梁辉这样的“养蛙人”,在永庆乡并不少见。村民梁永胜养蛙已30多年,是村里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经验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一年多挣个两三万不是问题。”梁永胜笑着说,村里的养蛙户常凑一块儿交流,“啥时候该补饲料、温湿度怎么调控,经验都是这么传下来的”。
从山林到餐桌,林蛙正串起一条特色产业链。经营土特产店多年的周凤莲对此感受最深:“鲜林蛙150元一斤,林蛙油2800元一斤,林蛙干650元一斤,线上线下都好卖。”
近年来,永庆乡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气候条件,将林蛙养殖培育成特色富民产业。目前,全乡已有61户农户参与,建成1栋标准化养殖大棚、258座孵化池,养殖水域面积达9000平方米。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从靠山吃山到依山养山,小小林蛙为村民们“蹦”出了生态养殖增收路,日益成为永庆乡一张带着山水气的“特色名片”。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