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经济 > 和龙市护土治水赋能乡村振兴——“水清河畅”让“水土生金”

和龙市护土治水赋能乡村振兴——“水清河畅”让“水土生金”

2025-11-21 09:06:31来源:延边新闻网

走进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渠水清澈潺潺,倒映着往来游客的绰绰身影,宛如一幅铺展在村落里的流动画卷。近年来,光东村依托“水景融合”发展思路,将水利建设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稻田小火车、农耕体验等特色项目,让灌溉渠道成为风景线,吸引年均2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游玩,实现了“水土生金”,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旅游饭”。

光东村的美丽景象是和龙市近年来持续深耕水土治理、筑牢生态根基的生动案例。

海兰河流域是我国优质水稻产区,这里产出的稻米口感好、营养高。但在过去,水土流失却成为困扰和龙市海兰河流域农业发展的难题。为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和龙市聚焦“控流失、保水土、护农田”目标,于2024年投入1.188亿元,完成387条侵蚀沟治理,并建造石笼沟头和谷坊993座、修建护岸18.6千米、沟壑造林124.9公顷等,为农田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数据显示,治理后流域年涵养水源能力大幅提升,流域年涵养水源量提升约625万立方米,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约10.1万吨,为耕地守住了珍贵的“土壤肥力”,更有约1785亩耕地因此免受侵蚀威胁,海兰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变得愈发坚实。

治理水土是基础,高效用水是关键。和龙市持续推进海兰河流域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一系列建设成果驱动灌区灌溉能力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通过新建及改造渠道41.95公里,同步配套建设渠系建筑物49座,并对辖区内上琵岩、下琵岩支渠实施混凝土衬砌施工,让昔日“土渠渗漏、跑冒滴漏”的顽疾得到根治。如今,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幅提高至0.67,灌溉保证率超过80%,不仅实现了亩均节水超百立方米,更有效促进了粮食稳产增产。水流顺畅了,海兰河和龙段下游的水稻生长期得以延长,为稻米品质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为和龙市的绿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龙市将水土治理与节水改造的双重赋能,落脚于产业提质与农民增收。在东城镇太兴村,水土治理带来了十分显著的效益——和龙市实施岸坡生态工程,对该村河段清淤疏浚,对滩涂进行生态改造,农田灌溉得到有力保障,河流域生态环境也得到优化提升;村民利用保水保肥能力增强的土地种植水稻、百合花等作物,收入持续提升,昔日的“蚀沟荒滩”变成了今天的“致富乐园”。

从治理侵蚀沟、建设高效灌区,到赋能优质农业、激活乡村文旅,和龙市以“护土治水”为笔,绘就了一幅“水土保持—生态改善—产业兴旺—村民共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生动诠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