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田间“一粒米”串起产业“一条链”
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

田间“一粒米”串起产业“一条链”

2023-07-14 08:54:18来源:延边晨报

田间的“一粒米”,盘活了一条全域发展的产业链;良田变游园,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8年来,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迈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光东村的殷切期望。

种好田间“一粒米” 串起产业“一条链”

7月盛夏,光东村的水稻生长正旺。从高空俯瞰,稻田阡陌纵横,紫稻拼接而成的“海兰江畔”“幸福光东”几个字映入眼帘,8年前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

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东村,沿着田埂步入稻田,查看水稻长势。“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让光东村有了发展新思路。从此,光东村一改“单打独斗”的种植方式,成立合作社,发展有机稻米,推行“稻田养蟹”“鸭稻共生”的绿色模式,“吗西达”大米品牌越叫越响亮。

“从前,我们的大米基本是在本地销售,优质大米一直卖不上好价钱。按照总书记的指引,我们在包装上、品质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大米附加值,扩建了厂房、更新了设备,日加工量从40吨提高到了100吨,开始走向外地市场。经过这8年的努力,我们的大米售价从每斤3元提升到了每斤7.5元。”提起“吗西达”品牌的成长之路,和龙市东城镇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君滔滔不绝。

随着大米产业越做越强、大米品牌越叫越响,该村形成了从水稻种植到精加工再到线上线下销售的特色产业链条,并发挥了对其他村屯的带动辐射作用。“我们和周边的琵岩村、兴城村以及延吉市朝阳川镇的太兴村合作,与当地农户签订订单合同,集中销售,带动了更多农户增收。”金君说。

村民吃上“旅游饭” 实现“粮”“景”双丰收

如果说大米是一粒关键“棋子”,下活了光东村的“整盘棋”,那么旅游就是一把“金钥匙”,为光东村民打开了“幸福门”。

依托生态环境、民俗风情和大米品牌优势,光东村积极发展“三产融合”,打造了集农产品生产销售、民俗旅游、观光体验、风味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田园旅游新区。

白天,乘着小火车穿越稻海,在童野乐园里尽情撒欢;傍晚,欣赏夕阳映照满田余辉,再入住到朝鲜族特色民宿中……这种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模式,深受各地游客欢迎。

为了让旅游成为壮大村集体收入的产业支柱,光东村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运行”的模式,收购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增加稻田观光、儿童乐园、民俗体验、学生研学、农产品展销等旅游元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5.75万元。

“村民不仅可以将空房子腾出来做民宿,还可以做民宿管家等工作,乡村旅游的受益对象越来越多。”和龙光东归心民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丽娜说。

光东村的蝶变,正是延边乡村振兴发展的缩影。如今的延边,像光东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愿景正在延边大地上逐步实现。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林茵

责任编辑:姜姗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