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讲好“老班长”故事 让董存瑞精神代代相传
老兵吕景成历时三年整理历任“董存瑞班”班长事迹

讲好“老班长”故事 让董存瑞精神代代相传

2023-11-30 08:25:23来源:延边晨报

这是一种特殊而浓烈的情愫——因为当过兵,那段军歌嘹亮的岁月,成了他们生命里最珍贵的烙印,不管脱下军装多少年,梦里常常会走进军营,总想为部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任董存瑞生前所在团政治处宣传干事、辽宁省大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服务管理中心军休干部吕景成,就是有着这样情愫的一位老兵。从2020年7月开始,这位“董存瑞班”的“编外战士”,历时三年,走上了寻访历任“董存瑞班”班长之路,努力把“老班长”的英雄事迹宣扬好、精神发扬好。

心怀敬仰

他想寻找历任老班长

谈起吕景成产生寻找“董存瑞班”历任班长的念头,还得从2020年6月的一个晚上说起。那天,他点开了一个战友微信群,在聊天信息中看到一张历任“董存瑞班”班长名录。他发现,名录上没有记录第3任班长梁玉凤至第13任班长廖明海之间9任班长的姓名,有记录的一些班长,姓名、排序也不准确。

吕景成任董存瑞生前所在团政治处宣传干事时,曾多次到“董存瑞连”采访,先后与13任“董存瑞班”班长打过交道,对“董存瑞班”的“十个一”优良传统印象非常深刻:新兵下连后收到的第一本书是《董存瑞的故事》,看的第一部电影是《董存瑞》,学唱的第一首歌曲是《代代高呼董存瑞》,晚点名第一个呼点的名字是“董存瑞”,参观的第一个地点是“董存瑞连”荣誉室……通过“十个一”教育,有血性、有胆气、讲奉献成为一代代官兵的价值追求。

吕景成很快与第78集团军某旅“董存瑞连”取得了联系,了解到这张名录是从1982年开始挂在“董存瑞连”荣誉室的。多年来,由于连队多次移防、转隶,遗失了一些资料,这份历任班长名录也是连队当年整理连史时,联系不少老兵凭借他们的回忆整理记录下来的。不过,当时很多老兵复员后就很难联系上,所以这份名录并不完整。近年来,连队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线索,希望能尽快补全这份名录。

“几十年过去,这些老班长退役后去了哪里?目前的生活状况如何?”吕景成萌生了一个想法:以“董存瑞班”“编外战士”的身份,寻找历任“董存瑞班”班长。

得知吕景成的想法后,有些战友劝他做好心理准备,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吕景成觉得,自己一直对这个英雄集体心生敬仰,而且他与13任老班长相熟,这是与“董存瑞班”特别的缘分。

“现在部队训练任务繁重,很难抽出专人去了解历任老班长的情况。我已经退休了,有责任也有时间去帮助老部队完成这项任务。”吕景成说。

几经波折

历任班长逐渐清晰

2020年7月,吕景成创建了一个“‘董存瑞班’班长”微信群,邀请有联系的老班长入群,同时通过战友群和在自媒体平台发文寻找线索,不到一周就有8任老班长“归队”。后来,吕景成还通过部队协助,与目前仍在服役的6任“董存瑞班”班长建立了联系。

2020年8月,那份名录中第27任班长刘苏平,给吕景成寄来河北省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原主任吕小山编写的《董存瑞精神代代传》一书。该书中的一篇文章是吕小山探访“董存瑞班”第3任班长褚久瑞后撰写的。由此,吕景成获悉褚久瑞是继梁玉凤之后担任班长的。后来,吕景成辗转联系上褚久瑞的家人,收到他们寄来的褚久瑞的立功证书和退伍证等资料。

名录中第14任班长齐国祥的寻找过程也充满波折。一位战友告诉吕景成,齐国祥是全国战斗英雄,军史馆里应该有他的信息。吕景成通过各地战友在几家部队单位的军史馆查找,都没有结果。那一次,吕景成与名录中第41任班长刘永兵联系,得知部队纪念董存瑞牺牲45周年时曾把齐国祥请回老连队,刘永兵还和齐国祥合过影。通过刘永兵提供的信息,吕景成与齐国祥的家人取得联系,遗憾地获悉齐国祥已经去世,他的家人将齐国祥生前有关资料提供给了吕景成。

近三年时间里,吕景成先后通过电话、微信与150多名“董存瑞连”的老兵联系沟通,了解历任“董存瑞班”班长的有关情况,同时收集了160多张与“董存瑞班”有关的珍贵历史照片。经过严谨求证、核实校正,“董存瑞班”历任班长的身影开始清晰起来。

吕景成把确定褚久瑞是第3任班长的资料交给第78集团军某旅,他们认真核查后,得出与吕景成一致的结论。此外,吕景成还有一个重大发现:那份名录上有9任班长没有留下姓名,其实是一个失误。因为名录上注明截至目前“董存瑞班”共有56任班长,实际只有48任。

笔耕不辍

讲好故事传承精神

“一朝走近董存瑞,一生离不开董存瑞!”寻找“董存瑞班”历任班长的过程,让吕景成愈发觉得这件事有意义、有价值。

“董存瑞班”班长作为董存瑞精神最直接的传承者,他们的经历也是董存瑞精神在各个时期的生动体现。能当“董存瑞班”班长的士兵,无疑都是连队里的佼佼者,每一任班长都有精彩的军旅故事。吕景成感到:“我有责任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年轻官兵感悟和传承他们身上的精神。”

吕景成撰写的第一篇文章,主人公是第7任班长杨春祥,当时已是80岁高龄。

1979年,杨春祥转业后回到辽宁沈阳,在沈阳第三机床厂负责全厂人防工程地下室的维护管理。尽管回到地方工作,但杨春祥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是“董存瑞班”班长,时时刻刻都把践行“老班长”的精神作为行动指南。他主动向上级申请改造厂里的人防地下室,工程从立项到施工,他事必躬亲,那4年里几乎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不仅为厂里节约了大量资金,还解决了档案库、职工食堂等用房问题。

第32任“董存瑞班”班长刘永兵,曾多次带领战士们执行抗洪抢险、扑救山火等任务;第47任“董存瑞班”班长何德洋,两次荣立三等功,为“董存瑞班”增添新的荣誉……三年时间里,吕景成一边寻访历任班长,一边将他们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不过,有些老班长不愿讲述他们的事迹,认为自己的经历与“老班长”董存瑞相比不值一提。

2023年5月18日,第78集团军某旅“董存瑞时代价值大讲堂”首次开讲,吕景成以“传承董存瑞精神的使命感”为题,向全旅官兵讲述了他寻访历任“董存瑞班”班长的故事。回首近三年的寻访,吕景成告诉官兵,聆听了老班长的故事,更加懂得“传承就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同年5月23日,20位已退役的“董存瑞班”班长,从全国各地来到第78集团军某旅“董存瑞连”,参加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75周年纪念活动。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7岁。5月25日,第78集团军某旅领导向重回部队的老班长们颁发了“董存瑞班”班长荣誉证书。老班长们表示,将尽最大努力把英雄事迹宣扬好、英雄精神发扬好,一辈子做董存瑞精神的传人!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杨颖 

责任编辑:姜姗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