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扛起首府责任 奋力打造延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升级版

扛起首府责任 奋力打造延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升级版

2023-12-20 08:32:46来源:延边新闻网

李 虎

州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的决定,是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转化为美好现实的具体实践。延吉市委统战部将坚决扛起首府责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全力打造延边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旗帜鲜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决执行“十二个必须”要求,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铸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委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人大和政协监督评议的重要内容,形成市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构建互嵌式社会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在文化和心理上深度互嵌融合。筹建延吉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陈馆,集中展现延吉市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依托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在园区内增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内容,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形式,打造成延吉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区。复制推广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典型经验,打造延虹社区、民强社区等4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切实构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和“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的互嵌式社区环境。打造市第二高级中学、市第三中学等15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开设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等课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将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延吉市博物馆、延吉市历史文化博物馆、太兴红色小镇、五月丁香民宿村等8个景区景点打造成延吉市旅游促“三交”基地,让广大市民群众和游客在共融互嵌的良好氛围和交互式旅游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打造市委党校、中央小学、太兴红色小镇等1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让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参观、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纵深推进“绿美延吉”建设,继续深入优化首府城市空间布局,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共同体元素,推进延南路、人民路等10条主要街路绿化,以及光进街道旁绿地口袋公园、南岗街游园等10个游园广场建设,打通迎春街、友谊路等7条“断头路”,让各族群众近距离切身感受中华民族自豪感,增进伟大复兴使命感。

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巩固延吉市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在主干道打造主题街路,在街道社区、乡镇村屯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识,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宣传栏、电子屏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内容,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加大“道中华”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关注、主动学习、共同传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推动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促进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日”活动载体,培育和打造一批国家和省、州级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单位和示范村寨。

(作者系延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责任编辑:姜姗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