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守护困境居民 全力点亮生命之光
“真是太感谢社区了,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明社区工作人员的护送下,58岁的患病居民朴先生顺利入住专业养老机构。回顾这场从紧急救治到妥善安置的暖心接力,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治理的责任与温情。
今年3月,独居的朴先生突发脑出血,被120紧急送往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救治。无亲无故、暂无生活来源的他,面临着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困境。接到求助后,丹明社区迅速行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医院,详细了解病情与治疗方案,与院方反复沟通,恳请优先保障必要救治;同时通过户籍系统查询、联系原单位、走访老邻居等多种渠道寻找其亲属。虽最终未能找到亲属,却为后续帮扶工作掌握了关键信息。
从住院到出院,社区的关怀始终未曾间断。考虑到朴先生无人陪护且营养匮乏,工作人员坚持每日送去温热的饭菜,保障他的饮食需求;在其出院居家休养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保持每日上门探望,累计达30余次,用持续的陪伴驱散了朴先生的孤独与无助。
5月初,得知朴先生个人账户余额耗尽、连基本生活用品都难以为继时,社区立即送去500元慰问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为从根本上解决其困境,社区主动牵头整理材料,加班加点为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近日朴先生的低保待遇成功获批,为他的基本生活提供了稳定支撑。
然而,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出院后的朴先生丧失自理能力且无人照料,社区工作人员遂积极对接多家养老机构,反复说明其身体状况与护理需求,最终成功协调到一家具备专业护理能力的养老院,并为其争取到费用减免,确保他能得到长期、专业的照料。
从紧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到日常照料的无微不至,从政策帮扶的精准对接,到最终安置的周全考虑,丹明社区为朴先生织就了一张坚实的民生保障网。这场跨越数月的帮扶行动,不仅让困境中的居民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更彰显了基层社区在民生服务中的主动担当,成为基层治理中充满温度的生动注脚。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