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口岸迎来首批进口肉类产品通关 为中俄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9月12日晚,一辆满载俄罗斯冷冻肉类的货柜车从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口岸驶入珲春口岸。经珲春海关、边检人员查验后,车辆过关驶入珲春进境肉类监管中心进一步查验,标志着珲春口岸首批进口肉类产品顺利通关。
此次进口的货品为21吨俄罗斯冷冻鸡爪,货值7.14万美元,进口企业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天成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此次实现肉类产品进口,填补了珲春口岸肉类进口功能的空白,为中俄经贸合作及东北亚区域经济互动注入了新动能。
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天成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锋表示,以往从俄罗斯进口肉类需经我国沿海口岸转运,运距远、耗时久、成本高。如今直接从珲春口岸进境,能够降低成本,更好满足本地及周边市场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保障此次肉类产品顺利通关,珲春市政府主动牵头联动,提前梳理业务流程、协调场地使用、对接各方需求,搭建高效沟通协作桥梁;联检单位同步靠前服务,其中珲春海关精准定制监管方案,依托智慧海关系统对肉类产地、检疫证明、产品信息、运输温度等全链条数据进行溯源把控,实现监管信息化、精准化,现场查验环节更严格核查集装箱温度、肉类状态、标签情况。多方以专业高效的协同作业,共同筑牢监管服务屏障。
珲春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金亮表示,珲春市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获批意义重大。从区域发展看,推动了吉林省对俄口岸进口品类多元化,让珲春成为省内进境监管场地和口岸门类较全的地区之一。同时,这也是珲春市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成果,为珲春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相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