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棒槌大产业 敦化市人参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作为吉林省人参重要产区的敦化市积极响应全省人参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打造优质品牌,加大技术研发,人参产业不断优化、规模不断壮大,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技术创新引领人参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敦化市人参产业规模化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特产业的重要组成、农民增收致富产业之一,当地将人参称为棒槌。现有宜参地20万亩、宜参林地59万亩,是省级非林地人参生产示范基地县、绿色人参生产示范基地县。“敦化人参”于2022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敦化市人参种植模式从传统伐林栽参向农田非林地栽参转变,目前基本实现了非林地种植,重点集中在青沟子、黑石乡、大石头镇、江南镇、额穆镇5个乡镇,人参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近日,记者走进敦化市额穆镇额穆村村民温明泉的人参种植基地,大型拖拉机正沿着参池轰鸣前行,被翻起的泥土裹着拇指粗的人参,通过起参机的传输筛选,被完好无损地翻上地面。80多位村民两人一组麻利而小心地拣拾着人参。不一会儿,一筐筐人参摆在地头。
正在田间劳作的温明泉说,现在地里起的人参是5年生的,共1万公斤,还没出地头就被赶来的客商全部买走了。“我刚从通化市清河镇送货回来,那里有一座中国最大的野山参交易市场。”他在那里有个门市房,由妻子在那里负责经营,他刚送过去1500公斤新起的6年生人参也已上市售卖,销售不错。
温明泉说,他种植人参已经12年了。10多年来,他在人参种植、田间管理和技术创新上从没有放松过,跟工人一起奔走于田间地头,与他们探讨种参技术、交流种植经验,保证人参种植技术不断革新。温明泉种了195亩人参,“过两天我还有6年生人参6亩地,5年生人参3亩地,7年生人参21亩地将要起获。”
据了解,近年来,敦化市秉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理念,在“品牌培育、三链融合”上下功夫,人参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到15户,初加工合作社及个体27户,人参系列产品涵盖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品种超过80种,“吉林敖东人参”位列2024世界十大人参品牌第六位。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成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