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场 新期待 新未来——写在延吉机场迁建工程开工之际
9月28日,延吉机场迁建工程开工。在四届州委州政府历经19年的不懈推动下,这项全州各族群众翘首以盼的重大工程正式从“规划设想”迈入了“落地实施”阶段,也标志着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崭新机遇。
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是共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在全省开放发展大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85年开通民航业务到1993年进行二次扩建工程,从2000年搭建国际空中走廊到2012年优化航站区功能,延吉机场的每一次华丽转身,都镌刻着延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向北开放战略稳步推进的历史印记。
近年来,随着我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航空业务量的不断增长,现有机场设施和服务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2024年,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79.6万人次,预计2026年有望突破2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逐年递增,对机场的设备设施、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延吉机场分公司总经理孙林元表示,现有机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制约了进出港航班数量的提升,这意味着经由航空通道进出延边的人流物流受到了限制。因此,延吉机场迁建成为必然选择。
通过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反复考察评估,最终确定了延吉新机场的位置和规划方向,并于今年9月18日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军委后勤保障部的联合批复,项目建设进入了全面提速、实质推进的关键阶段。新机场位于延吉市西北方向蘑菇顶子山附近区域,按照民航飞行区等级4D标准设计,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万吨的目标建设,预计将于2029年竣工并实现转场飞行。新机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航管及飞行区供电、机场综合办公区、货运区等配套区域。机场将设10个登机廊桥,一条2800米的主跑道及两条2800米的平行滑行道。航站楼以金达莱花为设计理念,屋顶如盛开的花瓣优雅展开,将成为展示我州文化魅力的窗口。花瓣中的曲线天窗引导自然光线进入室内,营造出明亮、开放的空间氛围,以带给旅客温馨愉悦的体验。
州委副秘书长、延吉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张凤群介绍,新机场向东连接延吉市区,西侧为延吉国际空港经济开发区和延龙高速,向南连接延吉西站,北侧可通珲乌高速。为方便群众出行,将开展四期机场连接线建设工程,以百货大楼为起点,在正常通车情况下预计20分钟可抵达新机场。建成后,该机场将跻身全国中型机场行列,成为东北亚区域重要航空口岸、环日本海区域旅游门户机场和东北地区重要航空枢纽。
这项重大工程的落地实施,让翘首以盼的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延边白山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万春表示,相对于大中型机场,现在的延吉机场航班较少、能够直达的目的地少,引入客源有限。机场迁建后,随着航线网络拓展和航班频次增加,将为我州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延旅游,提升延边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位在延边经济战线工作40余年的退休老党员听说延吉机场迁建工程开工时,专门让家人开车带他到现场,并站在计划建航站楼的山头久久凝望远处跑道位置的红旗标线。他认为,延吉机场迁建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它将有效解决现有机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为延吉未来发展腾出更多空间;其次,新机场的建设将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新机场将大幅提升延边的航空运输能力,强化延边在东北亚区域的交通枢纽地位,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支持。
新机场开工,新期待落地,新未来启程。这座承载延边发展梦想的航空枢纽,必将以更宽的航线、更强的动能,为延边经济社会跨越赶超插上腾飞的翅膀。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玉敏 刘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