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大脑健康的卫士——记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黄宪
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在患者头部“动刀”,面对大脑内细如发丝、错综复杂的神经与血管,手术台上的每一次操作都容不得半点偏差。对这份如履薄冰的职业,他始终满腔热忱,从医20余年来,已主刀完成数千台脑部手术,在无影灯下默默守护着群众的大脑健康。他,就是延边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黄宪。
身着整洁白大褂,交谈间透着儒雅平和,脸上始终挂着亲切微笑……日前,记者在延边医院神经外科门诊室,见到了正为患者看诊的黄宪。忙碌间隙谈及从医初心,他回忆道:“很大程度上源于我的母亲。小时候常看到她被病痛折磨,当时就立下誓言,要从医为母亲解除痛苦。”凭借这份信念,黄宪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医学院校,1999年毕业后进入延边医院,正式踏上治病救人的征程。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大脑作为人体功能最复杂精细的器官,处置脑部疾病时哪怕一丝偏差,都可能给患者留下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的隐患。“想成为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多学习、勤思考、多实操,在积累中提升业务能力。”多年来,黄宪始终践行着这句话。为练就过硬的手术技艺,除吃饭睡觉外,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手术室与病房,反复琢磨病历、打磨操刀技术;先后赴韩国仁荷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吉大一院等进修深造,持续精进医疗技术与科研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年的刻苦钻研中,黄宪的手术技艺日益精湛。如今,他擅长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等颅内肿瘤,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颅脑损伤,以及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尤其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等领域造诣深厚。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一名合格的医生,唯有心怀对生命与医学的敬畏,才能真正扛起救死扶伤的职责。临床工作中,黄宪对待每位患者都一丝不苟,通过细致诊疗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既积累了宝贵的诊治经验,也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正是这份积累,让他面对疑难杂症时思路更开阔,治疗时更得心应手,一次次用精湛医术将危重患者从“鬼门关”拉回。
去年,黄宪接诊了一名36岁男性患者,其因高血压引发脑出血,送医时已处于浅昏迷状态,脑内左侧基底节区出血量近50毫升,右侧肢体完全偏瘫。“术前我详细梳理患者的病史、发病过程等信息,迅速制定方案——通过小骨窗从大脑‘哑区’(无功能区域)进入,沿神经纤维束纵向穿行,在两大血管系统汇合处精准清除血肿。”黄宪介绍,做好充分准备后,仅用1小时便成功完成手术。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意识;1个月后,右侧肢体肌力从0级提升至3级。如今,患者肌力已达4-5级,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还有一次,一名男性患者因突发双眼视力问题就诊,起初在眼科检查后被转诊至神经外科。“患者右眼仅有光感、看不清物体,左眼视力也明显下降,检查后发现是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所致。”黄宪解释,垂体瘤若不及时切除,可能引发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但垂体周围密布重要血管与神经,传统开颅手术风险较高。为此,他选择经鼻腔入路的微创手术,仅用1个多小时便精准、彻底切除肿瘤,且未对大脑造成损伤。患者术后苏醒时,双眼视力已恢复正常。
二十余载披星戴月,日夜兼程。黄宪始终不忘初心,认真践行救死扶伤的诺言,未来的从医之路,他愿继续做生命的守门人,书写新的乾坤华章。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