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情系桑梓 家在延边 | 用心经营企业 用爱回馈社会——记延边信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常英

情系桑梓 家在延边 | 用心经营企业 用爱回馈社会——记延边信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常英

2024-12-19 08:46:53来源:延边新闻网

在图们市,人们提起延边信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常英,都会竖起大拇指。从创业之初到如今企业发展壮大,于常英历经20余载的风雨磨砺,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干事创业的热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成就了一番事业。事业有成后,她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设贡献力量,谱写了一曲巾帼创业之歌。

日前,记者来到图们市,见到了正在公司忙碌的于常英,与她聊起了创业的酸甜苦辣。今年52岁的于常英自小在国外长大,但她心系祖国,渴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1995年大学毕业后,于常英实现了心中梦想,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图们市。返乡后,她干过临时工、做过学徒、当过职员。坎坷的经历和丰富的阅历,磨砺了于常英坚韧不拔的个性,也增强了洞察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建筑行业日益繁荣,她迅速捕捉到了建材市场的需求和潜在商机,于2000年开办了一家建材商店。于常英在建材行业一干就是多年,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一定的资本,于常英又把眼光放在了蓬勃发展的边境贸易上。2004年,她成立了延边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对外出口食品、日杂、文具等各色商品。为了打通进货渠道,找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她远赴温州、杭州、广州等地进货,考察生产厂家。面对孤身一人前来商谈合作的于常英,许多厂家态度冷淡,认为没有什么合作的价值。于常英并没有畏缩,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打动了这些厂家,与她签订了合作协议。

于常英深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诚信不可或缺。她在出口商品时严把质量关,不以劣质产品牟利,不见利忘义,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正是这种诚信经营的态度,让越来越多的外商认可她、信赖她,在图们市的外贸行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随着外贸业务的深入,2010年,于常英进一步扩大出口商品类别,开始出口建筑材料。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拼搏,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去年,延边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年利润达2000余万元。

古人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如今创业成功的于常英一直把感恩之情铭记于心,始终坚持投身慈善、奉献社会。2016年,延边遭受“狮子山”台风侵袭时,她为受灾严重的图们市月晴镇、凉水镇等地捐款捐物,还为受灾的归国华侨送去救急物资。新冠疫情期间,于常英慷慨解囊,向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延边州红十字会、图们市慈善总会等机构捐款十余万元。疫情初期,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她筹集到700条口罩,通过侨胞之家送到归侨侨眷手中。

2021年,延边信达商贸有限公司中标图们市第二福利服务中心和图们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在于常英的带领下,两家服务中心坚持“尊老、敬老、爱老”“热情、周到、诚恳”“替儿女尽孝、为党政分忧”的理念,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让170多位老人过上了更加安心舒适的晚年生活,赢得了老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小于人很好,方方面面为我们想得很周到,总是惦记着我们,经常来陪我们唠嗑,给我们组织各种娱乐活动,真是像我们的儿女一样。” 图们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老人历文杰说。

中国侨商会理事、吉林省人大代表、知名企业家……面对诸多荣誉,于常英说:“我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创业者,能够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我感到很高兴。”于常英告诉记者,未来将继续把握时代发展的新机遇,不断奋进,壮大企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更多的好事实事。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 羽/文 姜乃晗/图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