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青年金君牢记“粮食也要打出品牌”嘱托,挺起大国农人的担当——十年稻香路
七月的风掠过海兰江畔,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稻浪翻涌,一派葱茏。站在田间,和龙市东城镇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经理金君的目光越过这片生机勃勃的稻田,思绪回到十年前那个历史性时刻。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东村,沿着田埂步入稻田,俯身察看水稻长势,与田间劳作的乡亲们亲切交谈。在随后的座谈中,金君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他从事水稻种植加工的经历。彼时,他与叔叔辛苦创立的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日加工能力仅30吨,优质大米困于本地市场身价难扬,小作坊的局限清晰可见。
正是在那一天,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句话如金声玉振,瞬间让金君的发展之路清晰起来。他豁然开朗:“优质稻米要真正实现价值跃升,必须走品牌化之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那一刻,一个朴素的农民之子仿佛听到了时代的召唤。
总书记的嘱托是种子,落在金君心中,更落进了光东村的土壤。十年耕耘,品牌之路从微光走向了璀璨。
“品牌化”三个字,被金君视为行动纲领。此前,他就将朝鲜族表达美味的词“吗西达”注册为大米品牌,见到总书记后,金君更加坚定了信心,一定要将消费者的好口碑转化为市场的金招牌。为了夯实品牌根基,金君带领乡亲们将水田纳入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引入无人机播撒生物肥,以科技编织现代农业图景。昔日的加工小作坊,如今已发展为日产百吨的现代化车间;昔日每公斤6元的大米,如今品质最优的每公斤身价突破30元。
创新,始终是品牌成长的活力源泉。2018年起,光东村创新谋划了“共享稻田”项目,三年间推介2.4万份,销售额达2400万元,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金君积极参与其中,他邀请农技专家改良品种,米粒更精更香,得到消费者“重如砂、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的美誉,光东村也获评为全国有机大米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品牌的价值熠熠生辉。
村庄旧貌换新颜,不仅美在风景,更在于产业的蓬勃生机点燃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吗西达’品牌,让光东村大米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谈及未来,金君的话语中充满自信。品牌的力量,不仅让一粒粒延边大米香飘海外,更让村庄的活力在稻香中拔节生长。
十年过去,田埂上的殷殷嘱托早已化作不竭动能。金君与光东村的故事,正是对“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一嘱托最响亮的回应。十年前深植沃土的稻种,在信念引领、科技浇灌、绿色守护与创新耕耘中破土而出,终成支撑乡村振兴的千重稻浪、漫野稻香。每一粒“吗西达”的晶莹,都折射着大国农人的实干担当;每一次金黄的丰收,都绘写着“国之大者”的锦绣图景。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