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进主题教育,各基层党组织共答“民生卷”——“落笔”各有不同 “答案”精彩纷呈
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连日来,和龙市龙城镇和南村党员干部在村党组织书记玄在权的带领下,紧抓晴好天气,人机齐上、开足马力,帮助身体不便的村民抢收秋粮。
“安心啦!”村民们看着收割机将一排排玉米连秸秆一同“吞”下,一穗穗玉米从收割机储粮仓“吐”出,25公顷农作物很快颗粒归仓,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主题教育开展在群众身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年以来,龙城镇党委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发挥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以“四下基层”(下基层宣讲、下基层实践、下基层接待、下基层办公)为抓手,让群众苦有处诉、难有人帮、困有人解。
而这只是和龙市以学促干,学做结合,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的一个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和龙市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对象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引导各级党组织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对标对表各自领域工作任务要求,共同作答“民生卷”,虽然“落笔”各有不同,但“答案”精彩纷呈。
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把“服务民生”贯穿始终。
和龙市供水公司立足秋冬季供水生产、供水服务特点,积极作为、快速行动,全力做好今年秋冬季供水保障工作。在生产方面,组织技术人员提前对净水厂、二次加压泵站的供水机电机泵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保养。同时,对加药设施、供电线路等重点设备和关键部位反复检查、重点保养,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供水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和龙市市政公司创新治理、服务民生,针对老旧散弃小区污水堵塞、地面塌陷、卫生环境恶劣、公共设施损坏严重等问题,积极推进整治改造工作。龙鼎秀园50米排水工程改造、爱民社区门前800平方米混凝土地面铺设、学府园100米污水管网改造、残联楼50米污水管网改造……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点赞。
卫健系统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仁心仁术”贯穿始终。
和龙市人民医院全面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以“医心向党”活动为抓手,加强与各大医联体单位的联系,不断提升医院的区位优势,拓展服务领域。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的问题,上门为患者提供40余次延续护理,打造2个便民特色门诊外科,成立“治未病”中心,组建七支巡回医疗队巡诊23个村,服务患者1700人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和龙市中医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医心向党”无偿献血、健康宣传、义诊等活动,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上级医院定期派驻专家到该院坐诊,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就医困难。
城市乡村建强基层堡垒,坚持把“基层治理”贯穿始终。
文化街道广泛动员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干部、非公企业志愿者,做表率、当先锋,以多种形式深入一线、深入群众,通过便民服务中心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医疗、低保等各类生活难题。
西城镇注重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上下功夫,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成立“人民调解室”,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田间地头,最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群众在主题教育中感受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城”。
南坪镇柳洞村依托“党员调解室”、综合服务窗口等平台,将收集的民情民意纳入民生实事清单,逐项解决。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先后投入650余万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新建检查井、电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升级改造;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合作社运营模式,发展民俗旅游、种养殖业等产业项目,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万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见初心。和龙市将在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不竭动力,全力以赴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真真切切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