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户外劳动者建起“温馨港湾”
“我没事就进来读读书、看看报,还能和其他行业的工友们拉拉家常,就像回到家一样。”7月2日,汪清县环卫工人王学增走进当地职工服务中心工会驿站,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爱心雪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入夏以来,我州广大户外劳动者顶烈日、冒酷暑坚守岗位,汪清县总工会联合汪清县毽球协会依托工会驿站开展的“吉工・伙伴”公益活动,为这些高温下的坚守者送去清凉与关怀。
炎炎夏日,户外骄阳似火,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仍奔波在大街小巷。连日来,汪清县通过工会驿站向户外劳动者发放冰镇饮品等防暑物资,同步开展高温防护知识普及,用实际行动为他们撑起“遮阳伞”。这一举措,是当地解决户外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
为让户外劳动者“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汪清县总工会以“六有”标准推进工会驿站建设——统一标识名称、科学布局站点、配齐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规范管理制度、实现地图可查。通过共建、自建等模式,驿站内书刊、WiFi、空调、饮水机、充电器、微波炉、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户外劳动者构筑起便捷温馨的休憩港湾,有效破解了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困扰。
在基础服务之外,各工会驿站还因地制宜延伸服务触角。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政策咨询、反诈宣传、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公益活动,将暖心关怀落到实处。这种全方位的服务不仅解决了户外劳动者的实际困难,更在全社会营造出关心关爱这一群体的浓厚氛围。
服务一群人,温暖一座城。近年来,汪清县总工会累计投入约8.4万元建设资金,建成12家工会驿站。汪清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户外劳动者需求,完善驿站建设管理运维机制,深化“工会+”服务模式,提升站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让工会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信赖的“暖心之家”,为城市的有序运转注入更多温情与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