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5-07-16 09:11:47来源:延边新闻网

在珲春市东南部,距离中俄边境线仅5公里的地方,有个东阿拉村,居住着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多个民族的村民。这里是边境村,也曾是贫困村。可如今,它却如一颗璀璨的边陲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近日,记者走进距离珲春市区15公里的东阿拉村。刚到村口,就被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吸引住了。村路两旁,几十台钩机、铲车、运输车、商混罐车来来往往,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环境整治施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宏正在现场指挥,忙得不亦乐乎。

吴宏今年62岁,以前是乡民政办主任。2020年被乡里派到东阿拉村帮忙。那时候的东阿拉村,村两委班子配备不齐,村集体经济也薄弱。2021年4月16日,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从此一门心思扑在村子的发展上。即使退休了,也一直把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这里。

2020年刚到村里,吴宏就带着大家整治环境,给村路两旁修了边沟,家家户户都焊上了铁栅栏。当年4月,吴宏领着村民在山上种了30公顷红松果林,这就相当于建起了一个“绿色银行”。随着政策越来越好,包保部门也帮了不少忙,村子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村里修了4000米黑灰色的砖围墙,墙上还有漂亮的满族剪纸图案,大门也都统一换成了铁门。所有的屋面都喷了漆,特别整齐好看。边沟和盖板重新修了3500米,道路从6米拓宽到8米,辅路和住户道路也铺上了沥青。村委会对面,正在建一个8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供水、污水管网也都修好了,24小时供水,家家户户都有了卫生间,再也不用去室外上厕所,村民们的生活方便多了。

村里产业项目也是一个接一个。珲春市鑫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珲春宏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正在进行项目提升改造。鑫丰牧业现存栏育肥牛500多头,项目提升后,年出栏量可达3000头;宏牧生猪养殖现存栏生猪4600多头,项目提升后,年存栏量可达8000头。国家电网帮着16户村民在院子里装了光伏板,每户每年能多收入6000元。还有智慧蔬菜种植观光、优质黑猪养殖、三文鱼养殖、满族民俗特色餐饮、特色民宿、戍边文化展示馆等项目,都在加紧推进,村民们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多。

村两委成员配齐了,驻村工作队有3人,都在齐心协力干事业。2024年9月,9名来自6省9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村里,打造了“荣疆青年之家”。志愿者们不仅帮着村委会干活,还搞电商直播带货,帮村民卖农副土特产品。他们还办起了“荣疆小课堂”,给村里的学生辅导功课。同时,村里还招了2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环境卫生、护林这些工作。有了这么多人的努力,村子发展得更快了。

吴宏笑着对记者说:“我现在就像个大家长,管着村里的大小事儿。这几年,村子的变化吸引了20多人来落户买房、兴办产业。”2024年,村集体收入5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谈到未来,吴宏信心满满。东阿拉村将重点传承和推广满族文化,再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文化资源利用起来,建一个野生动植物生态园区,还要改造基础设施、提升院落环境、引进产业项目,把东阿拉村打造成村美、民富、业兴的边境示范村,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相恒波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